抗疫最紧俏的5大类用品有一样即将短缺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抗疫最紧俏的5大类用品有一样即将短缺

2024-03-15 09:15:05 新闻中心

  截至2月6日,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较前一日确定诊出的病例新增3694例,这是1月30日以来,新增确诊人数首次下降,但全国总确诊人数刷新到28060例,疫情已达到防控的最紧张状态。

  此时恰逢节后返程高峰,不少人已经在返程路上或者准备返程,保护措施变得特别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抗疫最紧俏的5大用品。

  谁也想不到,虽疫情的不断恶化,原本几毛钱一个的口罩,竟然出现了全国性的缺货,成为2020年春节的送礼佳品。

  没错,由于唾沫是新型冠狀肺炎的主要传播载体,口罩成为了抑制疫情扩散的第一道屏障,是出门在外的必备防护品。

  这个原本不起眼,任何一家药店都能买到的口罩,竟然难倒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家——中国,出国旅行团返程的必购物品随之不再是香水、名牌包包,而是换成了一箱又一箱的口罩。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口罩年产量为45.4亿只,如果按17%的增长率来计算的线年我国口罩的总产量不超过54亿只,人均不到4只口罩。

  而全民抗疫下,只要出门必戴口罩,一只口罩只能用一次,2019年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全民抗疫需求。

  春节期间,为降低疫情扩散及提升全民防护能力,全民蜗居、工厂停工,只有口罩生产企业是为数不多全马力开工的行业之一。在政府领导下,以及口罩产业的全力支持下,目前我国的口罩产能已超过2000万只/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我国的口罩需求。

  相比口罩,防护服的紧缺程度要低很多,主要是防护服多为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所需,大众一般用不到。但即便如此,我国的防护服储备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当下的使用需求,不得不从国外调货进口。

  目前我国符合规定标准的防护服生产企业仅有40余家,且分布在14个省市,日产能为3万套/日,如南宁腾科宝迪、协卓公司、奥健医卫等。

  而在1月末的抗疫初期,仅武汉一个市,每天对防护服的需求量就达10万套/日,缺口之大可以想象。

  目前正处于抗疫的关键时期,只有前线亿人口的大后方才能安全,防护服慢慢的变成了继口罩之后的第二大紧缺防护用品,全国上下凡是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紧急生产。

  据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防护服每日产量已经从1月28日的0.87万件扩大到2月4日的3.16万件,部分缺口通过进口缓解。另据海关总署统计,1月24日以来,累计进口385.4万件防护服。

  为应对疫情,除了原有的防护服生产企业开足马力,不少企业也纷纷通过新增资质、改装生产线,以缓解防护服短缺需求,如湖南永霏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紧急获批生产资质)、红豆股份、水星家纺、黄岩伊蔓工贸有限公司等。

  飞溅唾沫如果附带病毒,也会通过眼睛进行传播,因此护目镜与口罩、防护服、手套、防护帽共同组成防护套装,不过对普通大众来说,护目镜的作用并不大,重点仍是前线抗疫人员。

  截止到2月4日,国内生产的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护目镜23.3万个;1月24日以来,累计进口护目镜62万副。

  相对口罩,护目镜的生产门槛高很多,3M、霍尼韦尔是主要供应商;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摩比光学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东风股份子公司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等国内公司也早已复工并生产护目镜。

  新型冠状肺炎的典型特征就是发烧,但医院资源有限,为预留充分的医疗资源,疫情期间医院外检测必不可少。因此我们正真看到小区、道路出入口等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测量体温驻点。

  前面4类产品均是针对个人的防护用具,但在新型冠状肺炎这一公共性灾难面前,国家还要从全局进行防控,除了抗疫期间需要外,疫情结束后,也需要对人群进行监测,以防疫情复燃。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别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